2023年 3月 31日, 星期五
新闻

文献解读

ECL发光液(enlight)与BMP9通过下调PI3K/Ak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研究

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,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。近年来,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,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常见癌症。骨形态发生蛋白9(BMP9)是BMP家族成员,参与肿瘤发生、发展和转移的调控,为了探讨BMP9是否通过PI3K/Akt信号通路抑制MDA-MB-231乳腺癌细胞的生长,现分享一篇ECL发光液(enlight)与BMP9通过下调PI3K/Akt信号通路抑 …

阅读更多 »

Neuropharmacology | 中国药科大学姚文兵教授团队报道: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新视角

        姚文兵教授团队在《Neuropharmacology》期刊上发表了“MicroRNA-23b attenuates tau pathology and inhibits oxidative stress by targeting GnT-III in Alzheimer’s disease”的论文,揭示了MicroRNA-23b对阿尔兹海默症 …

阅读更多 »

RNA转染(entranster)与SASH1引起病理性色素沉着研究

p53转录调节蛋白与大量细胞内其他信号转导途径相互作用,并且有很多正负自我反馈调节作用于p53反应。p53直接控制由紫外线(UV)导致的POMC /αMSH产物并和非紫外线因素导致的的病理性色素沉着相关。现分享一篇RNA转染(entranster)与SASH1引起病理性色素沉着研究的文献,以供参考。

阅读更多 »

体内转染(Entranster)与膜联蛋白A7和大鼠继发性脑损伤研究

       谷氨酸兴奋性中毒参与了脑出血(ICH)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(SBI)。突触体相关蛋白23(SNAP23)和SNAP25分别参与突触前谷氨酸的释放和突触后谷氨酸受体(NMDA受体)运输,这两者对于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都是必不可少的。SNAP23和SNAP25具有较高的同源性,SNAP23被证明可与膜联蛋白A7(ANXA7)相互作用。现分享一篇体内 …

阅读更多 »

体内转染与LncRNACHRF调节大脑缺血/再灌注损伤研究

缺血性中风仍然是全世界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。长链非编码RNA(lncRNA)心脏肥大相关因子(chrf)被认为是心脏损伤和各种人类癌症的重要调节因子。然而,其对缺血性中风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。现分享一篇体内转染(entranster)与LncRNA CHRF调节大脑缺血/再灌注损伤研究的文献,以供参考。 文献地址:https://sci-hub.shop/h …

阅读更多 »

体内外RNA转染(Entranster)与sirtuin3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

        缺血再灌注(I/R)可引起急性肾损伤,其特征是增加活性氧(ROS)和线粒体损伤,并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极性、细胞骨架完整性和细胞基质和细胞-细胞相互作用。线粒体蛋白sirtuin 3(SIRT3)可能有助于减轻或预防I/R损伤。SIRT3过表达有助于恢复急性肾损伤模型中线粒体的动 …

阅读更多 »

ECL发光液(enlight)与LncRNA拯救肝损伤并促进肝细胞增殖研究

肝损害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,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很高。它可由多种有毒物质引起的,例如酒精和活性氧。持续性肝损伤可导致大范围肝细胞损害,伴随严重纤维化和不可逆性肝硬化,常导致死亡。影响肝损害的很多因素现在仍不清楚,这阻碍了治疗。因此,更好地了解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对于治疗相关的肝脏疾病至关重要。现分享一篇ECL发光液(enlight)与LncRNA拯救肝损伤并促进 …

阅读更多 »

siRNA转染(Entranster)与树突状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研究

     根据不同的环境,树突状细胞(DC)可能变现为活跃或耐受性,但表观遗传修饰是否参与这些过程鲜为人知。现分享一篇siRNA转染(Entranster-R4000)与树突状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研究的文献,显示表观遗传修饰可以调节人体单核细胞来源的DCs(DC)分化为活性或耐受DC。

阅读更多 »

体内转染与microRNA-31对脓毒症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

        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,其特征是同时存在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。脓毒症的常见临床表现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器官功能障碍有关,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、低氧血症和肠屏障功能障碍。此外,肠道内含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微生物,据报道,这些微生物是脓毒症的潜在病原体,也可能因脓毒症而易受缺血再灌注损伤。肠屏障功能障碍可导致脓毒症继发性细菌移位和多种器官功 …

阅读更多 »

RNA转染(Entranster)与肠黏膜屏障的信号转导和细菌移位研究

       肠上皮表面由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,形成一个与大多数管腔内细菌直接接触的屏障,在防止细菌易位中起着重要作用。肠上皮屏障功能在炎症性肠病(IBD)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。现分享一篇RNA转染(Entranster)与肠黏膜屏障的信号转导和细菌移位研究的文献,以供参考。

阅读更多 »